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热线:www.anbo104.com

服务项目

首页 > 服务项目

运营在即!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探营

时间:2024-08-02   来源:服务项目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自项目开工伊始,就备受关注。

  10月21日,南都记者从中铁建工集团江门站项目获悉,经过建设者2年多的日夜奋战,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主体站房工程于10月19日完成初步验收,即将进入安全评估阶段,距离开通运营又近了一步。

  那么,运营在即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目前整个工程进展如何?项目有哪些亮点?建成后,将对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南都深入江门站内部走访,采访项目施工方,让读者提前感受江门站的别样风采。

  作为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陆路通往港澳和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冲,江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奠定了其珠三角老牌工业基地城市的地位。但随着现代交通格局的快速变化,江门曾经的优势一度丧失。所幸近年来江门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强化机遇意识,切实改善区位条件,全力打牢加快发展的基础。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建设,正是江门抢抓机遇的体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江门近年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创新崛起窗口期。为了抢抓这一机遇,江门早在2014年便开始谋划珠西枢纽的规划建设,并着手开展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规划研究。此后,江门多次与省有关部门沟通,为建设珠西枢纽争取更大支持。随着珠西枢纽的功能定位逐渐明晰,这一构想在顶层设计上得到确认。2016年,“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被写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让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成为众多轨道交通的交会点,也让江门的战略地位随之提升。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枢纽新城,毗邻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五六”的关键节点,建成后将达到8站台20条线线线为广佛江珠城际预留,是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汇聚了深茂铁路、广-珠城轨、珠江肇高铁、南宁经玉林至深圳高铁、广珠铁路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五条轨道交通线,启用后,往东到深圳、上海,向西至广西、海南,向北直达广佛核心地带,向南至珠海、澳门;一小时内经济圈可直达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阳江、肇庆六个城市,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路网将使江门站成为真正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发挥珠三角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交通门户的重要功能。

  对江门而言,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并非只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经济枢纽。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蔡勇此前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曾谈道,从珠三角地区的整体枢纽站场来看,珠三角的核心枢纽主要是广州南站,珠三角东部地区是深圳北站,但珠三角西部直到现在都没有很明确的枢纽站场,因此,江门如要全面融入大湾区经济圈,珠西枢纽江门站的建设是重要抓手。

  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也认为,江门不能只是停留在站场枢纽的“硬”层面上,必须全力发展枢纽型经济,要聚焦临港(站)产业、物流产业和相关综合服务产业,从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去思考,将综合交通枢纽转变为区域经济枢纽,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集散优势、经贸优势和城市发展优势。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江门明白准确地提出将强化自身与大湾区城市的“硬联通”和“软联通”,其中,加快融入全国轨道交通网络,确保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年内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正是这一发展思路的重要体现。

  根据规划,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建成后,将实现江门与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中山、阳江间的互联互通,并进一步加快都市圈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一体化及同城化发展,从而进一步筑牢江门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的“朋友圈”。

  值得期待的是,除了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外,江门在打造与大湾区城市的“硬联通”和“软联通”方面还将有不少新亮点。根据规划,江门将在轨道交通方面重点推动深江铁路、珠肇高铁建设,力争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年内动工;城际铁路方面,努力推动广佛江珠城际,积极对接广州地铁18号线号线;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江门谋划了7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号线号线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在高快速路方面,江门将重点推动三条跨江通道建设,一是对接深中通道,加快中开、开春高速建设;二是对接规划中的伶仃洋通道,加快斗恩高速规划建设;三是对接港珠澳大桥,加快建设黄茅海通道。在港口码头方面,江门将积极支持珠西物流中心打造“无水港”,加强与盐田港等枢纽港合作,并积极地推进广海湾深水港码头、江门国家高新区公共码头建设。

  江门站分主体站房工程和配套工程。其中主体站房分为三层,即地下层、地面层、高架层。其中地下层为出站层,局部设置夹层,布置设备及附属用房;地面层为站台层,基本功能为地面旅客的集散及商业用途,局部设置夹层,布置车站办公等附属用房;高架层为进站层,基本功能为旅客售票、旅客进站、旅客候车,局部设置夹层,布置为服务旅客的商业用房。

  10月21日,南都记者开车来到江门站,相隔很远就能看到“江门站”几个大字,来到车站外面,到处是忙碌的景象,铺地砖、搞绿化等等,工人们不停地忙碌着。

  进入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江门站主体站房,能够正常的看到装修基本完工,有工人在修补大理石地砖,还有工人在制作广告牌,进行一些扫尾的工作,清洁队伍开始进场打扫,检票仪器、旅客服务台、电子显示大屏等设施设备都已就位。

  在主体站房,南都记者见到中铁建工集团江门站项目党支部书记刘阳,他从2018年5月到江门站项目工作后,基本上半年才能回陕西老家一次,回去两三天又得匆匆忙忙赶回来,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上工期紧,已经10个月没有回老家了,一直在工地,见证站房建设全过程。

  “目前站房的各种验收已经基本完成,现在进入到开荒保洁阶段,‘小鸟天堂’这一块开始收边收口,我们预计是在10月28日具备开通条件。”刘阳说:“开荒保洁就是在站房竣工以后,站房内要进行一次精保洁,包括装修面、墙面、地面、外立面进行清理洗涤,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市民。因为所有的工程完工以后,我们要把这个站房移交给客运科。”

  据刘阳介绍,江门站主体站房工程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投资约7.5亿元,车站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属大型铁路旅客站房,站房以“生命之树,小鸟天堂”为设计理念,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将站房中心垂直交通核部分,以“树”的形状体现出来,突出江门特色。“生命之树这一块目前还是在进行收边收口工作,预计在月底竣工。”刘阳说。

  据介绍,江门站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工程由六部分所组成,分别为:地面场站、地下空间、地下市政配套工程预埋、1.4公里长的江门大道、集疏运匝道系统、高架天桥人行通道。总用地面积26.1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6.7万平方米,投资约28亿元。

  其中地面场地及房屋包括地面旅客集散广场,长途、公交车场站等;地下空间包括地下旅客集散空间、预留公共交通站厅、过街地下通道、社会车停车场、出租车和社会车共用停车场等。

  从地面旅客集散广场南北侧各走约50米,往外将增设地面层夹层,主要用途是交通站场。其中南侧为公交站场,面积约19000平方米,下层(与集散广场同一平面)为下客区,设有9个车位,11个临时车位;上层为上客区,设有13个车位,23个临时车位。再南侧为室外场坪,共81个车位和26个充电桩车位;北侧为长途客运站场,面积约7500平方米,主入口朝西,面向江门大道。设置3个长途车落客位,17个长途车上客位以及9个临时停车位。

  与地面层相似,出站口前方建有下沉广场,南北侧各走约50米往外将增设夹层(即为地下一层)。其中南侧为出租车客运区,面积约28000平方米,地下一层为上客区,地下二层为下客区,并设计了出租车蓄车场。此处还将提供344个车位供社会车辆使用;北侧为社会车辆停车场,面积约40000平方米,地下一层为落客区,地下二层为上客区。共设计无障碍停车位20个,每层各10个,社会停车位821个。

  南都记者从江门站配套工程建设项目部获悉,截至目前,配套工程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榕树”,一座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一种引领高速铁路站房建设的现代化建筑理念。江门站站房进站口编织筒以“生命之树、小鸟天堂”为设计原型,重现巴金笔下独木成林、万鸟齐栖的百年榕树壮美景观。

  江门站“生命之树、小鸟天堂”树状钢结构编织筒造型具有造型独特、节点复杂、跨度大等特点,1500吨的“生命之树、小鸟天堂”既是装饰体,也是结构体。经过中铁建工集团江门站项目决策讨论、专家论证,项目采用BIM技术建立钢结构编织筒模型,通过建立虚拟的三维模型,模拟施工、预拼装及计算分析,充分协调设计、优化方案及施工的一体性,利用钢结构整体提升吊装施工方法,优化调整对重点部位及各专业的穿插碰撞,实现了钢结构施工、安装。

  走进江门站站房进站口,以“生命之树、小鸟天堂”为设计原型的编织筒映入眼帘,重现巴金笔下独木成林、万鸟齐栖的百年榕树壮美景观。在现场能够正常的看到江门站站房按照“站城结合,一站一景”的要求,充分挖掘历史背景和文化基因,淬炼地域文化元素,融合了江门新会地域文化,融入了“小鸟天堂、生命之树”、“蒲葵”、“骑楼”、“碉楼”等新会地域元素,而且原透明的玻璃隔断也进行印花处理。为将“低碳、绿色、环保、智能”的建设理念进行到底,减少耗能,积极使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既凸显了地域文化特色,又使整个站房更具艺术性、人文性、生态性。

  遵循新时代铁路客站设计创新根本原则——“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高架候车大厅,吊顶采用树叶状天花穿孔铝板,呼应原“生命之树”的主题建设,利用密孔与疏孔的方式增加空间的层次感,树叶经络则以线条的方式加以体现。

  商业夹层上方的面板搭配有葵叶和碉楼图案的印花,展示出了江门独有的文化地标、特色传统。而在商业夹层的四个自动扶梯尽头处,各设有一个碉楼牌坊装饰,让整个江门站更加赏心悦目,侨味更浓。

  为优化旅客出行体验,候车厅设有导向台,共设有洗手间6间、母婴室4间,并增加儿童游乐场和军人候车区,军人候车区采用座椅颜分,以屏风及绿植隔断。卫生间内部增加了江门文化装饰画及绿植,提高卫生间的整体视觉体验;采用独立式梳妆镜,增加私密性,提高卫生间使用品质;母婴室顶部采用天蓝色涂料,使得色调更温馨。

  珠西枢纽对人们出行习惯产生深远影响。广珠城际铁路的通车对新会的出行方式已经产生深远影响,现行通车的深茂铁路江茂段,对江门地区(现借行新会站)的交通出行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既能直接辐射粤西片区城市圈(由新会站出发,能直达阳江、茂名、湛江等粤西城市,总用时约两个半小时),也能北上长沙等城市群,待江门站开通后,能直达的城市将进一步增加,大幅度提升出行的便利性。

  对于已经启动建设的深茂铁路深江段,该段建成后,对深圳-江门的产业相互连通作用凸显。由江门站到深圳北站总用时约40分钟,有效缩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距离。

  江门站区作为融入区域发展的主要节点,走向未来的门槛,城市的门户,是江门塑造其新形象的重要阵地。打造珠三角西翼重要的地区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对于扩大江门站吸引范围,扩展经济腹地,方便居民出行,减少换乘,提升城市形象、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枢纽新城将是新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今年8月举办的枢纽新城发展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谈道,借助枢纽新城,新会将可承接广深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以资源共享为契机,实现产业和人气的集聚,助推新会乃至江门产业升级,加强江门与周边城市关系的连结,从而进一步筑牢江门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的“朋友圈”。

  目前,珠西枢纽新城已汇集了酒店、商业、企业总部等商务总部功能区,万达广场、美吉特广场、新会碧桂园、南湖一号等一批大型商业服务业设施和房企进驻。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新会珠西枢纽新城近年已引进重点项目数十个,总投资超400亿元。

  以今年初启动的12个珠西枢纽新城公共配套设施项目为例,该12个工程中除了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外,还有不少为商业服务设施工程、文教卫体配套设施工程和生态环境整改治理工程,充足表现了新会以配套项目为新城升格调的雄心。

  翻看12个工程,可看出其中不少亮点:投资12亿元的新会中医院新院,计划打造为珠西地区一流的三级甲等综合中医院,建成后可提供床位900多张;投资10亿元的江门农商银行总部大楼,将成为新会乃至全江门的金融服务中心;投资8亿元的文华商业广场,是江门首个地标式“立体农贸超市”,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群众的“菜篮子”,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购物体验。

  该12项公共配套设施工程的建设启动,标志着新会正式拉开了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方面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加速推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大幕。更让人期待的是,随着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建成运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加速在此汇聚,珠西枢纽新城将乘此东风将自身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热土。潮起扬帆正当时,一座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的现代化高品质都市新区正呼之欲出。

  M区集散广场:正在进行地面石材铺贴、铝板安装、排水沟施工、匝道桥及人行天桥涂料施工、不锈钢玻璃栏板安装和地下吊顶等工作。

  落客平台:目前高架落客平台已完成沥青面层施工,正安装伸缩缝,石材垫层浇筑施工完成,正进行石材铺装。

  北区长途客运站:室内部分地下已基本完成,地上部分机电专业已基本完成,进行收尾调试,装修专业正进行吊顶、幕墙、墙面铝板、石材等施工。室外部分正进行实施工程,已完成部分场坪地面施工,持续进行;进行地面石材铺贴;室外西侧地面花池砌筑,钢筋绑扎,级配施工,混凝土地面浇筑。

  江门大道辅道:江门大道西侧辅道沥青已完成;东侧辅道正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

  电梯、扶梯:截至20日,已完成15部扶梯外检,整改也已完成,21日进行了剩余12部扶梯、4部垂直电梯外检。剩余N区最后2部扶梯、M区1部垂梯正来安装调试。

  公交场:室内部分已基本完成,进行收尾调试。室外部分停车场场坪施工已基本完成。目前主要进行公交车场卫生间玻化砖铺贴,钢梯石材铺贴,工人晚上加班持续施工。